▲ 寧小妞:每個月我都有準備新問題來考考我媽咪
|
11M作息
|
1Y作息 |
第1餐 |
7:30 吃 (醒2)
9:00 睡 (睡3) |
7:30 吃 (醒2.5)
9:30 睡 (睡2.5-3)
|
第2餐 |
11:40 or 12:00 醒 (醒2.5)
12:00 吃
14:30 睡 (睡2-2.5) |
11:40 or 12:00 醒
12:30 吃
14:30 睡 (睡2-2.5)
|
第3餐 |
17:00 吃 (醒2-2.5)
19:00 長睡 |
17:00 醒 (醒3)
18:00 吃
20:00 長睡
|
※11M跟1Y的差別在:1Y每一段都可以撐到3H,第1段清醒就大概2.5H左右。
第1餐:進入11M後天冷時,有時候會等我去叫他。不過大部分7點整就會聽到小妞自己在房間玩的聲音。只是媽咪想再賴一下床,快7:30左右才進去抱他起床吃早餐。
第2餐:寶寶不是機器,so…小睡也可能會在11:30就醒來。一樣就讓他自己在床裡滾到時間到。
小妞比較會撐後,吃飯的時間也比較不那麼趕,盡量會控制在他起床後30-1H左右就用餐。
第3餐:1Y後的第二段小睡,感覺比較沒睡那麼長,也沒睡得像第一段那麼好。有時1430去睡,16or1630就會聽到在床裡滾的聲音。
提早醒不會過累嗎?小妞第二段小睡後,可以撐到3H以上。一樣等原訂時間到才抱起去散步,再回家吃飯。
1Y長睡後特殊紀錄:
小妞從3M後,每1個月長睡總會偶發性的起來哭一下,即使是小妞「酣眠」高峰期7M時,每天可能都會唉一下,但頂多哭個30秒吧。總之寶寶的哭聲即使只有10秒也會覺得好像哭了10分鐘,所以沒仔細算過,能夠睡的回去就好。
但1Y初的連續兩天,至今我還是不太明瞭兩種時間上的哭法,到底有啥關聯??
第一天:
長睡後1H突然起來哭,原以為又是常態性的30秒哭哭,沒想到哭很久,哭了10分鐘,把拔也覺得不太對勁,畢竟小妞從作息穩後,都不曾這樣哭這麼久。我也覺得不放心,便進防安靜的安撫了一下。好在放回去後有冷靜的入睡了。呼~
第二天:
這次是放進小床後5-10分開始唉唉哭。由於整天及睡前也沒感覺到任何異狀,便想說等個15分再進去看看,但又一直覺得過了15分後她應該會睡了,後來還是一直唉唉哭,便撐到30分,才進房查看。
這兩次進房查看,開小燈就看見一個小人很委屈的趴在床上哭哭,還淚流滿面,不斷抽泣,看的我實在有夠心疼的。小妞看到我進去,還趕快坐起來伸出手要抱抱,呼~媽媽心疼。過程中沒有開小燈,沒有對話,只有靜靜的把他抱到懷裡安撫他的情緒、輕輕拍他,待他情緒穩下來才又放回小床。
事後推測原因:
分離焦慮?
白天他都很ok阿,我離開他還是可以慢慢的爬來找我。也跟我躲貓貓玩得很開心。但...兩天哭的時間又不一樣,也無法確定是不是。
長牙?
總算1Y初,看到牙齦上有透明感的裂痕,門牙2號也有點看到小白。只是不知道這兩顆牙究竟還要多久才肯出來見人,畢竟小妞的牙好像一直很害羞?噗~
睡前儀式太短?清醒時間拉不夠長?
這兩天最後長睡前的清醒拉到3H。睡前半小時,我就開始不斷預告:要睡覺囉,然後抓去大床上,兩個人翻來滾去,就不讓她一直玩下去,怕他玩到興頭上,被抓去睡覺不甘願=.="
好像可能的因素太多,也沒辦法一項一項抽絲剝繭的慢慢研究。慶幸小妞第3天就恢復正常了,不然媽媽我可能頭髮都白整片了,超級擔心養成夜晚起來要人家抱抱安撫的習慣。